•   欢迎光临~~~
  •   欢迎光临~~~

炒股配资论:股市怎样加杠杆交易-落地逾7个月 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新工具有何进展?

摘要:   2024年10月,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启动操作,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正式设立。如今,这两项为支持资本市场而创设的新工...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2024年10月 ,证券 、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启动操作,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正式设立。如今,这两项为支持资本市场而创设的新工具落地已逾7个月 ,有哪些新进展值得关注?

  互换便利有序开展 市场反响积极正面

  互换便利自创设以来 ,已有序开展了两次互换便利操作,累计金额1050亿元,市场反响积极正面 。

  2024年10月18日 ,20家证券、基金公司开展互换便利首次操作,操作金额500亿元。期间,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组织金融基础设施紧密配合 ,快速完成证券质押 、互换品过户和跨市场转托管,确保互换便利操作平稳落地。

  约两周时间,相关证券、基金公司全额完成首批操作 ,并根据市场情况稳步融资、投资 。不到两个月,超过90%的融入资金投进A股市场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扩大互换便利参与机构范围 ,在首批20家参与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分类评价 、合规风控等条件增选了20家参与机构,形成了40家备选机构池。

  今年1月2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成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此次操作金额为550亿元 ,规模超过首次操作,中标费率由20bp降至10bp 。

  互换便利的操作机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完善。通过持续丰富质押资产类别,降低互换费率 ,对互换便利涉及的证券质押登记费实施减半收取,进一步降低参与机构综合成本,提升参与便利度和操作效率 ,吸引更多新机构加入。

  在业内人士看来,互换便利是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重要创新举措 。随着互换便利操作稳步开展,不断优化制度设计 ,持续扩大操作参与机构范围,逐步形成长效机制,这一工具将更加有利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再贷款专项工具撬动回购增持整体增长

  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 ,旨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新工具设立以来,A股上市公司及股东陆续获得回购增持贷款支持 ,以真金白银为公司价值提升注入信心 。

  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5月15日,全市场已有590家上市公司披露629单贷款回购增持公告,其中贷款回购447单、贷款增持182单 ,拟使用贷款额度上限合计131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590家使用贷款回购增持的公司中,四成以上是市值100亿元以上的公司 ,拟使用贷款额度上限达到961亿元,占比73%。

  万联证券研究所负责人 、宏观首席分析师徐飞说,这些大市值公司、尤其是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公司是市场主要指数稳定的压舱石、指数上行的推动力 ,通过运用再贷款工具回购增持,不仅能够稳定自身股价,还能够起到托底市场主要指数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作用 。

  今年4月7日 ,A股出现较大跌幅,多家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积极组织开展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行动,助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4月份以来 ,已经有超3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回购增持计划 ,金额上限超1000亿元。

  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公开宣布拟使用18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资金,加大对所投上市公司的增持力度 。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拟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合计将达到3119亿元,超过再贷款首期3000亿元额度 。

  总体来看 ,再贷款工具的设立,撬动回购增持整体增长的效应显著。数据显示,2024年1至9月 ,市场披露的回购增持计划金额上限合计为2038亿元,月均为226亿元。新工具推出之后,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 ,月均回购增持计划金额上限为371亿元,较之前增长64% 。

  合并使用两项工具额度 更好释放效能

  5月7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证券、基金 、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同时,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各类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降至1.5%。

  据了解 ,目前金融机构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利率基本在2%左右,低于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水平,能够有效激发市场各主体使用贷款回购增持的积极性 ,推动更多上市公司做好市值管理 。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称,将两项工具额度合并使用,能够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 ,拓宽单项工具的额度上限,从而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灵活性,更好满足不同类型机构需求 ,进一步推动提高政策资金利用效率。

  两项工具自创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已在参与机构支持范围 、贷款期限和自有资金比例等方面优化了工具政策要素。市场人士预计,未来相关部门还将根据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和市场发展需要 ,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更好发挥两项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作用 。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